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人生过尽千帆,我明白了,生命中永远有最好

时间:2016-09-03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一生写作过60多部戏剧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一条不停地调整适应、发展适应的长河中前行。关于人生的论述不可能归于一宗,许多人即使不清楚、也从未思考过自己的人生意义,倒也好好地活了一辈子。
  朋友们看了本文的标题,千万不要以为我要告诉大家该让孩子选择哪一条人生大道,那不是个人能力所及,我只是要和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感悟,附带谈谈我们为自己、或参与孩子人生规划〈LifeCoaching〉时的态度。尤其是,看到越来越多人,自己还在创业的路途上,已经在指导别人如何创业;自己刚刚踏上追逐梦想的旅途,已经开始教导别人如何才能美梦成真;这种景象让我有点担心。
  孩子的选择触及了「经营人生」的高度,怎么办?
  当年我任教于台湾的师大附中,「实验班」里头都是优秀的学子,我选拔了一些喜欢自然科学的孩子送到中央研究院,请几位教授学者按主题排定实验研习课程。有一年的时间,我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台北南港的中研院陪同这些孩子一起度过。
  两年多过去了,其中一个男孩有机会在「医学系」和「台大动物系」之间做选择。父亲希望孩子走医学人生之路,孩子坚持从「动物系」迈向科研的高深领域。我分析给男孩听,前者做了医生一样可以做科研,后者也有机会再回头走医学之路,不过是兜个圈子而已。以当时的时空环境,考上医学系是何等荣耀的事情。但是,父亲感受到孩子追求科研成就的内驱力和原动力,他尊重儿子的选择。
  十多年后,我忽然收到一份来自牛津大学的包裹,厚厚的一叠研究报告加上一封信,当年放弃医学系的孩子说:「老师,您上课时多次提及,某些分子通过细胞膜的原理还未被确认,这正是我目前的研究主题,这一份报告请您参考一下。……。」我心里头百感交集,如果能联系上孩子的父亲,我想告诉他:「这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一个医生,但是,有几个人能成为牛津大学的细胞学教授?」外在环境多元而复杂的影响,同儕间种种思维的互相激荡,使孩子们或者「当局者迷」,或者听不见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在触及「经营人生」高度的关键性选择时刻,如果以急功近利的「功利性思维」为依据,那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R.S.Woodwort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内驱力、原动力理论有助于您和孩子做出明智的抉择,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加上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之后的综合考量。
  是「最好的选择」吗?答案往往在远方或多年以后。
  咱们纽西兰的荣耀记录在百元纽币钞票上,那是Ernest Rutherford的肖像,他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师级物理学家,1908年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门生共有10位陆续荣获诺贝尔奖。
  1962年,Wilkins〈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以「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荣获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2000年,MacDiarmid〈Alan Graham MacDiarmid〉与另外两位化学家以「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谈起科研成就,Rutherford、Wilkins、MacDiarmid三位绝对是「纽西兰之光」。可能自己都没想过,在关键时刻,他们曾经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这三位科学家中Wilkins在6岁时随父母移居英国。Rutherford出生于纽西兰南岛的Nelson,于基督城的Canterbury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继续攻读数学和数学物理学硕士,1895年获得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MacDiarmid于1927年出生在纽西兰威灵顿北边的Masterton小镇,完成Victoria University的硕士课程后前往美国Wisconsin大学Madison分校深造,1953年取得无机化学博士之后,持奖学金转往英国剑桥大学钻研硅氢化合物。
  审视三位科学家的求学历程,Rutherford和MacDiarmid都是在纽西兰完成硕士课程才出国,他们都不是毕业于华人心目中更好的奥克兰大学或奥塔哥大学。对于盲目迷信留学英国美国、盲目迷信世界大学排名的家长朋友,盼望这些真实的故事能带给大家更多省思。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是MacDiarmid获得博士学位的母校,曾经有一位自视甚高的家长对这所大学嗤之以鼻,我真的无言!有一位奥克兰的男孩,13岁已经在自学剑桥课程中的高等数学,甚至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视频网页上自学大学课程。妈妈说,孩子不想出国,她尊重孩子的意愿。是的!这一位妈妈很有智慧,孩子自己还在探索,天才是人类的资产,我们不能轻易地扼杀他们的探索热情。我大致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他应该是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数学呼唤。我们不用急,这孩子的成就值得期待。
  规划或率性?生命中永远有最好的选择!
  有些本地父母看到别人家送孩子出国留学,甚至上了顶尖名校,无奈客观条件不允许自家孩子走同样的路。别感嘆或泄气!人生是一段非常奇妙的旅程,一时无法看出真正的成败对错。孩子的教育,我们权衡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在当前情况下最适合、最具平衡性的选择,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几年前英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当今中小学的孩子,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还有60%还没被发明出来,现在的热门行业,将来很可能成为失业大众的根源。美国有一位人生规划专家指出,在资讯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人生有太多的未知和变数、太多「计划以外的」(Unplanned)的事情,它衍生出来的切实问题是:究竟有多少生涯能预先进行规划?这样下去,生涯规划还有多少实质作用?人生到底是要预先做好规划或率性而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我请来的三位美国大学升学顾问在演讲之后又面试了55位来自奥克兰各个中学的孩子,他们发现这些孩子比中国国内的孩子更有潜力,在追求成就方面的内驱力和原动力都优于国内的孩子。恭喜移民来这里的家长朋友!您们已经做过最好的选择,您们和孩子永远有最好的选择。
  「心随境转则烦,境随心运则悦。」这是我移民前一位好友的赠言,在此和朋友们共勉之!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