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樱迪芍园--准备好应对你的16-24岁准成人孩子了

时间:2016-07-02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生活,谈社会;谈邻里,谈教育;

  一家之言,一管之见,一窥之豹; 谈家谈社会,谈教育谈老人;有点英语,夹点古语,还有俏皮的网络语,都是纽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时时思索,与时俱进,坚持简单的幸福...樱迪芍园,秋意渐浓,也希望分享大家的真知灼见眼界见闻。联络信箱:
[email protected]

  Yvonne是我最近认识的一位专门研究16-24岁准成人孩子问题的专家。她自己的老二16岁的时候,是那么的叛逆,让她和先生手足无措,只好把女儿送到100公里开外的一个住读学校,在学校的变化让她惊喜...
  大女儿一直挺“乖”... 却在20岁的某一天跟了另外一个捞偏门的离开了家门,三年后回来,成了带著一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这些经历和挑战让她开始关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又是怎样地影响了人生!经过五年过的学习研究,她创立了Miomo这个项目,去帮助年轻人全面做好应对成人世界的准备:如何掌控金钱,时间和能量管理,交流技巧,表达能力,当众演讲,怎样恋爱,怎样解决冲突...甚至有怎样作房客等等生活技能...
  在她的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这个年龄与家庭极容易产生大量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家庭的整体感面临挑战,年轻人行为乖张叛逆,年轻人没有准备好或者害怕进入真实的世界,父母不再有信心怎样引领整个家庭,文化断层传统价值断裂,新的技术电子产品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父母穷于应付...
  作为父母,没有人是自动、当然地就知道怎样成为这批年轻人的父母的!
  作为父母,需要学习那些我们不知道的那些应当知道的东西!
  作为父母,需要更主动些,让我们自己准备好去面对这样的挑战!
  引领这些孩子辈的年轻人不是说去“掌控”他们,而是刚好相反,你掌控不了他们的行为,想都不应该这样想。
  在新西兰,要不就是十六岁就离校,要不24岁完成大学教育独自走入社会,16-24岁是做父母最后的机会去调整和建立跟孩子们新的连结。这关系到他们也关系到作为父母的以后跟他们互动的质量!
  从个人经历来讲,Miomo的这套理论也是可行的,虽然我的儿子叛逆最艰难的时候不是16岁,而是12岁...幸运的是,我那时虽然不知道Miomo,不清楚这个体系,不认识Yvonne,但我按自己的摸索也基本算是走在了正确的却有些荆棘的小路上,幸运咯...
  我跟Yvonne 一样,不惜代价把儿子送去了一个不错的寄宿学校...从咋咋跳的比我还高的狂躁少年,三几个月下来,开始疲累,开始安静,开始思考...
  我给他硬性规定:他有95%的自由做任何决定,但有5%要听我的,要参加家庭一起的活动,只要周末在家,要跟我一起去走步!
  因为我知道,在那叛逆的年龄,Teenager Monster! 如果转型得好,我们会成为一生的美好的朋友和母子,转型不好,这孩子就会张惶地在这个变幻的世界无助地前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作为家庭活动一起出游,好几天,他负责安排行程,我只当司机!
  我们作为家庭活动一起跟别的有同龄而教育理念的家庭聚会!
  我们作为家庭活动一起跟别的有同龄而教育理念的家庭易子而教,大家在假期谁有空谁招待几个teens一起,带他们去钓鱼,去博物馆,去咖啡,去保龄,或者,就是让他们一起就好了,他们在一起钢琴联弹,一起谈笑...
  我俩一起走步!在那一两个小时的水光山色野外,心情也蛮轻松愉快...我会告诉他一个真实的自己,告诉他自己也会很hurt,问他的各种过去现在的想法,问他的同学...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他的学校也在做功!感觉学校就是学校,尤其是一批优质的老师们是专业人士,他们当然比我这个第一次当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妈妈更会教育这个年龄的孩子...
  同时,也跟其他专家或者家长交换意见,受益很大的是认识了新西兰的教育家张老师!喜欢读他的教育类文章,也喜欢跟他本人交谈,以解心中诸多困扰...
  他现在已经16了...幸运的是,他已经走在了成为一位恭敬有礼性格开朗阳光的yadult的路上!
  刚好,在今年年初,一位朋友跟我探讨要不要把孩子送住读!我们探讨了不少:可能碰到的问题,孩子的个性,父母的态度...两个学期尚未结束,最近,我碰到她,已经完全是一个开心的开怀的笑瞇眼的妈妈了呢!
  关于我们自己,如果你跟我一样还记得那个年龄的话,还是走得蛮青春躁动的吧?当然,那时因为国内学习的高压,我们的躁动不安被压制了,但我依然记得我初中出走过,高中三年就是闷头学习,大学到出来工作的18-24岁,都是跟著时代,同伴们忙于初到社会的立足,跟家人的沟通也是很不足的...那个时候父母估计也没那
个意识和教育理念...
  我没太走偏,但也有不少不必要的波折...
  我也知道很多同龄人走偏的故事。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家境不错,铁路上的,四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可以翻天的,其中一个女儿,随时说出走就出走了,说回来就回来了,回来拿几个钱又走了...
  有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生,那个年代,这根本就是高知呢...四个娃,没有一个爱读书!跟我同学那位,初中就跟社会上的男青年混世界了,另外一个弟弟,经常看见被父母追得满院子跑,边跑边喊“救命”,其他家长邻居“救”他们孩子的“命”根本就是单位日常...
  现在儿子到了这个年龄,自然就看到更多抓狂的父母,十来岁就躲进自己屋子成一统,几乎不爱跟父母打照面,一心沉浸在自己跟同伴的世界里,这都算乖的,调皮的不少所谓留学生见了不少,监护人或者他们父母告诉我:都不指望他们学什么,只要不出事儿就可以了!他们觉得新西兰是个孩子们闹腾有限的地方,等他们荷尔蒙高峰年龄过了再说...呵呵!
  还有18岁那么高大的心智却还没成长的孩子对娇小的母亲大吼大叫摔东西的,还有父母俩一起都不知道怎么对付比自己还高的Manchild的...湖南卫视有个节目,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叫《变形记》,讲的都是关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跟父母的各种扭拧纠结...其实,这些yadult貌似人高马大,他们自己的内心也是各种惶恐无助不自信的呢!
  所以,这个年龄,我看父母应该早早开始准备,不过16-24岁应该是建立良好互动和孩子自己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准备的最后机会,心理上,思想上,情绪上,还有社会常识方面,比如财务管理,如何与陌生人教导,怎样建立一个好质量的社交圈事业圈等。
  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从技术层面,是可行的事情!
  住宿学校可以做到,用心用时间用方法去爱孩子的父母可以做到,设计得好的一些programme也是可以做到的。
  有时候,人们开玩笑:中国什么工作都要各种证件,最重要的工作——做父母,确实可以自带工具不用证件的的...
  做父母做人都是要无数学习的,我也非常感慨:新西兰有很多关于parenting(怎样做父母)的讲座和学习,在这里的华人依然是刀耕火种年代的口口相传或者代际相传,父母老一辈又有很多不合时宜的谬论,结果家庭教育经常打乱仗,内耗相当大,弄得每个人都精疲力尽,陷于内困,徒耗精力...
  我的同族同胞们,既然我们认可新西兰,来到新西兰,把这里当家,真心应该捡起这些海边的珠贝,来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要端著玉碗还飢渴碌碌惶然四顾...
  青少年问题,我们就从Miomo开始吧!
  Miomo= Making It On My Own (自己创出新世界)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