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害怕难民的欧洲人

时间:2015-09-26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凡自由繁荣之地,无不海纳百川,欢迎各路流民、难民、逃亡者、闯荡漂泊者  

  德国总理默克尔探访新到的难民

  承平日久的富庶地,突然跑来一群语言、风俗、信仰都不同的人,本地居民厌恶害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说来自动荡地区,夹杂著恐怖分子的身影,就是一群叫化子,也让人忧心忡忡。早期北美殖民地的德国农民还看不起后到的爱尔兰人呢。这些排斥倒不是全无道理,新来者往往素质低劣,惹事生非,是麻烦制造者。不过,若政府依据情绪化的不满施政,也许就不会再有人群流动。无论哪里,总有人见著陌生人就心慌意乱。
  首先要认识到,穷人不是危险品,源源不断的人口是宝贵的资源。凡自由繁荣之地,无不是开放胸怀,海纳百川,欢迎各路流民、难民、逃亡者、闯荡漂泊者。无论是上海、香港还是今天的深圳,城市的繁荣总伴随著人口不断迁入。迈阿密在1960年代以前还是寂寂无闻,古巴报复性地向美国几次倾泻“垃圾人口”,反而成就它为美国第四大城市。
  把这观点放在今天叙利亚难民危机,还是成立的。难民涌入欧洲,若处置得当,他们是生机勃勃的劳动力。欧洲国家大都已迈入老龄化,每年都在接收年轻移民。德国的移民政策一向宽松,每年都会吸收数万难民。害怕难民太多,改变本国人口结构?就目前看还不严重。即使边境百万叙利亚人涌入,不到欧洲人口的百分之一。多年来欧洲接收的移民和难民早已超过这数。按照摊派计划,德国人将分到3万多名难民,只占其总人口几百分之一。
  既然如此,欧洲人为何害怕难民呢?原因很清楚:接收难民简单,吸收融化太难;财政负担事小,信仰碰撞事大。一群拒绝归化的难民,很容易变成肘腋之患。这难题恰恰和欧洲国家的福利主义有很大关系。
  难民涌入,政府忙不迭安置抚慰,送吃送住,这是以人道标榜的政府福利,这会吸引很多非难民投奔。据一位在德华人@树袋熊在德国叙述,德国政府的难民政府已从济困变成扶贫,从解决人道危机转向派送爱心。公务员直接向本土叙利亚居民发信询问,主动要求接收家属,结果全家四十几口人全接到慕尼黑领社会救济金,住在政府提供的房子。
  这不是某个公务员大发圣母心,做起普渡菩萨,根本在于政府的行事逻辑。默克尔宣称拥抱难民,公务员们照章办事,不断接纳,直到摊派名额填满。相比脏兮兮臭烘烘的逃难者,公务员当然希望本土叙利亚裔居民把亲属接来,这样方便登记管理,也不易出差池。至于他们是不是真难民,谁会在乎呢?把钱花在吃住不愁的新移民身上,有悖救济原则吧?谁会在乎呢,反正花的是政府钱。
  不加甄别地吸收,整家族接来住,只能让难民更加抱团,不愿融入本地社会。时间一长,德国就会出现穆斯林小区。而抱有民族情绪的德国人面对这些封闭小区,很容易心怀不满,到时发生族群冲突就很正常。前几天英国政府将优先考虑孩子和孤儿。小算盘背后是不是有更聪明稳妥的考虑?
  由于二战时期的特殊经历,人道主义在德国一直是政治正确的旗帜。前来投奔的难民少有面黄饥瘦,吃不饱饭——他们几乎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些人跑到欧洲被养起来,吃政府财政,本地人显然不满意,仇恨情绪很容易被煽点起来。难民固然可怜,人们还是更在乎自己的利益。
  最好的做法该是什么样呢?政府不提供福利,由企业和个人接纳,并有相关法律制约。想在欧洲立足,就需要找到工作。工作是鉴定一个人是否诚实可靠的好方法。一个人长期找不著工作,不是品行不端,能力不济,就是根本不愿融入本地社会。端著自己的架子,又想让人养你,天底下哪有这么美的事?一个人有稳定工作,就有长期稳定的利益,他会珍惜当下。
  政府不提供福利,他们杀人放火闹事怎么办?首先要相信,慈善团体会给予短暂而必要的帮助。慈善团体的财力有限,无法长期维持,却足以过渡。难民不愿找工作,就要嗷嗷待哺当寄生虫,并且以闹事相威胁,到时只好军警伺候。贫穷柔弱不是耍流氓的理由。现在很多欧洲国家面对流氓难民都太温柔了。
  企业挑选难民,歧视性雇佣的难题也不会成为问题。政府若被宗教宽容的幌子绑架,放弃欧洲人最重要的自由原则——财产权,就是放弃文明根基。企业可以雇佣穆斯林,也可以拒绝。难民如果希望被雇佣,他们应该努力融合,谦卑低头,找到同道中人,而不是强迫他人接受。如果坚持己见而无法融入新社会,大可以离开,回到他们宗教的乐园。
  难民之中可能会有恐怖分子,这很正常。一个淡化宗教观念,将要安居乐业的难民群体,恐怖分子掀不起多大风浪的。据媒体报道,隐藏的恐怖分子可能达难民总数的1%。欧洲政府显然比中东国家更有能力对付这些蟊贼。
  欧洲国家不可能拒绝难民。人道主义的旗帜还在飘扬,欧洲还是人类文明的高地,扶危济困乃道义所在。欧洲也只有保持开放,才可能有活力。重复一遍,难民也是宝贵的人口资源。福利主义恰恰是最糟糕的做法,它是软弱的仁慈,糊涂得危险。它损害本地人利益,却无法真正抚慰外来者。它无法使好人安居乐业,坏人滚蛋。难民政策应是宽严相济的。宽松指的是不查财产,不筛种族,只要遵守法律,不侵犯民众利益,不给财政造成负担,就可找到栖身之所,贡献聪明才智。严格指的是它不给予特别恩惠和法律优待。想要融入文明社会,必得遵守规则,与本地居民友好共处。若妄自托大,胡作非为,必将受到严惩和驱逐。那些不遵守法律,不愿工作,无法融入本地生活的人,就应当被遣返。
  接纳难民是很具体繁琐的事情。确立正确的原则,再根据原则施行不同方法,才可能得到良好结果。欧洲人面对异己文化,既要给胡萝卜,也不该放弃大棒。欧洲人应恢复文明自豪,对野蛮异俗露出鄙夷之色,迫使他们接受文明规则。
  每念及此,我都会想起那个著名的典故。英国的印度殖民当局早在1829年就宣布禁止寡妇殉葬,此后多次颁布法律取缔陋习。这些法律遭到了印度人的强烈反对。一位名叫Charles James Napier的英国总督气愤地说:“你们说焚烧寡妇是你们的习惯。那好,我们也有我们的习惯。当你们男人活活烧死妇女时,我们就把绳子绕在你们的脖子上,再把你们绞死。你在身旁搭建自己的焚尸台,我的木匠建造一个绞刑架,咱们各按自己的习惯行事。”凭借这样的自信和勇气,英国在印度颁行了一系列法律,废除寡妇殉葬法,宣布杀婴溺婴为犯罪,禁止童婚制。殖民期间,印度种姓制度受到法律诸多限制,此前一些不被承认的财产权也受到保护。
  现在欧洲人还有这样的自信和气魄吗?看来是没有了,主流是一些“文化相对”“多元文明”的论调。不敢谈文明和野蛮,不敢辩民族和宗教,再不要说对落后习俗发出谴责。一些极端分子登岸后就开始宗教纠察,像他们在故土那样,欧洲政府们视若无睹。他们既想做善事,又糊里糊涂不守原则,不知利害,这才导致里外尴尬,进退维谷。
  中国作为多民族大国其实也会碰到类似问题。欧洲虽远,值得引以为戒的东西太多了。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