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悠长假期 世界并不停歇

时间:2013-01-15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无论如何,我们总得前行

  刚刚过去的几周,相信大部份人都在悠长假期中度过。不少华人或回乡省亲,或出国度假,最近才回到奥克兰,重新进入现实。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会因我们的假期而停住脚步,在《中文先驱报》休刊的这三个星期里不停有重大新闻发生。我们也并没有停止对这些事件的关注,新年伊始,2013年本报第一期头版来为大家回顾发生在此间的几件大事。

  印度德里轮奸案
  引发全球关注呼吁保护妇女

  德里轮奸案其实发生在圣诞假期之前的12月16日晚,但随着受害者Jyoti Singh Pandey12月29日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开始引起前所未有的震撼,也引发全球舆论呼吁印度等南亚地区对妇女权利的保护。
  2012年12月16日晚,23岁的女医学实习生Jyoti和男性朋友Awindra去看电影,回家路上登上一辆公共汽车。Jyoti起了疑心,因为感觉车辆偏离了正常的路线而且车门都被关闭。当她表示要下车时,车上的六名男子开始辱骂两人,并质问他们这麽晚了在做什麽。Awindra试图干预时被殴打,并被堵上嘴用铁棍击昏。Jyoti被拖到公交车後面,被殴打并轮奸。医疗报告显示,Jyoti遭受严重创伤,腹部,肠子和生殖器均受到钝物的攻击甚至是被刺穿。
  Jyoti最早在印度接受治疗,21日政府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确保她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26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决定将其用飞机送往新加坡伊莉莎白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这个行为一直被批评为是纯粹的政治决定。到新加坡要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而Jyoti在空中突然情况危急,血压急剧下降,到新加坡後再没有苏醒过来,於29日凌晨4:45分去世。
  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关注,联合国强烈谴责这一事件,督促印度政府和德里政府「竭尽所能地开展激进改革,确保司法公正,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服务,来使女性的生活更加安全」。此事件亦激起了印度人的愤怒,在印度街头乃至世界各地举行抗议活动。
  在印度,女性地位远低於男性,印度社会更加偏爱儿子。而女性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受到各种威胁:暴力、缺乏健康保健、歧视、偏见、冷落、饮食粗劣,以及缺少对於个人健康和幸福的关注,其中对於女性的性犯罪尤为严重。印度警方对强奸犯罪刻意低调处理,往往结果就以「不起诉」了结。而被起诉的案件又通常审判时间很长但量刑却较轻。而在此期间,受害者和家人的工作、生活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受害者是未婚女性则多数会影响她以後的婚姻。所以,许多受害者无奈选择了私了甚至是忍气吞声。
  参与此次事件的六人均已被捕,五名成年的嫌疑人将面临谋杀罪和其它罪行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们将有可能被判死刑。

  兰考寄养所火灾七童丧生
  袁厉害到底“厉不厉害”?

  提起河南兰考,很多人马上就脱口而出:焦裕禄。焦裕禄用茶杯顶着腹部忍痛工作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以至於兰考似乎只有和他一起出现才显得有意义。
  然而,2013年1月4日发生的一个导致七死一伤的孤儿收养家庭起火事件使兰考再一次被摆在聚光灯下。家庭主人袁厉害,早在十多年前在医院当勤杂工的袁厉害经常帮家属处理死婴,後来她多次遇见一些父母将有缺陷的孩子当成死婴丢弃,因不忍埋掉带回家收养,逐渐地将收养孩子作为自己的日常任务,截至2011年,已收养弃婴孤儿100多人。
  1月4日8时42分,袁厉害家起火,7死1伤。死亡人员均为袁厉害收养的孤儿。当时袁厉害正在送孩子们上学的途中,因此和这几个孩子逃过一劫。事件引发了民众和专家的大量参与。
  当地民政局则出面表示称袁厉害并不具备收养资格,有民众主张此事反映当地政府不作为、失职,当地政府则称「兰考没有福利院,临近的开封又拒绝收留外地弃婴」、「未救助孤儿因无强制执法权」。
  不过,也有人对袁厉害提出质疑,2010年就有举报称其把一些心脏和兔唇修补手术成功的弃婴卖给别人牟利。也有人开始质疑她利用孩子骗取低保。她对此表示摆摊养活不了这麽多孩子,承认通过交易已经恢复健康的孩子「送给」其他家庭,目的是维系其他弃婴的基本生活。袁厉害表示,(如果是以自己牟利为目的的)卖小孩,逮住了把我枪毙,如果谁能把小孩养这样好,低保就给质疑者。
  了解袁厉害的邻居和亲友都为她鸣不平,称其做好事还要遭受污蔑和责难;许多网友也积极支持袁厉害,批评政府机构不作为。事件发生後,国家民政部和河南省民政厅均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开展检查、规范民间收留孤儿弃婴行为的工作,加强孤儿弃婴较为集中的社会福利机构的安全管理。兰考县六名官员已被停职,包括民政局局长杨佩民。杨佩民曾经发表评论称,事件若能换来孤儿救助体系完善及社会进步,感觉值了,被网友狂喷“毫无人性”。

  “蹭吃圣诞大餐”连续剧
  反映什麽样的华社心态?

  比起前述两个发生在国际和华人世界的新闻,我们关注的纽西兰本地事件说起来有点“微不足道”,但它在本地华社引发的轰动却一点都“不遑多让”。
  事件缘起本地TV One的头条新闻报导,大意是有中国游客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奥克兰City Mission慈善“圣诞大餐”,有“蹭饭”吃的嫌疑。事件引发主流社会和华社大讨论,从这一行为是否道德有亏,华人形象是否受损,谈到慈善组织活动的入场券是否“滥发”等。此後“峰回路转”,TV One拍到的吃大餐的华人被证实并非游客,而是本地华人,华社为此“群情激奋”,认为主流媒体有意针对华人“找茬”。连续剧的戏码还没有完,英文先驱报又刊登头版文章,称其采访的一位中国游客正是“蹭吃”人员,而整个事件完全是“无良”旅行社的刻意安排。一时舆论大哗,有人欢呼“果有其事,某料事如神”,但也有人质疑报导漏洞不少,不合理,但该报未作出澄清。
  “圣诞大餐”事件其实已经过去多日,不过,在轻轻放下之前,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值得一说的东西。
  首先,和华人通常理解的“X大善人”逢年过节开“粥棚”施粥不同,类似City Mission这样的“圣诞大餐”强调的更多是“欢聚”二字,并没有所谓的“最低参加标准”,事实上每年参加活动的各族裔人士都不少,也未必每个都无家可归,无饭可吃,如果单纯因为吃了这一顿饭就上纲上线到“道德有亏”,未免也“刻薄”了点。
当然,如果证实有华人旅行社为了商业利益“组织”游客去吃这一顿饭,性质就完全不同,我们的确需要自省一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华社对事情的反应是否过激见仁见智,但显然在事件全貌没有浮出水面前就站上道德高地是不合适的,我们是不是被“害群之马”搞得有点杯弓蛇影了?这里必须要向“穷追猛打”探求事实真相的几位致意,这些“吃力”的工作未必“讨好”,但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有本地文友来电,提出华人在这样的事件面前缺乏“危机公关”,也没有出来振臂一呼,组织华社进行积极、正面回应的主心骨。我们的政治人物、社团领袖们,你们怎麽看?
  当然,事件中多少还是可以感受到主流媒体的一些“偏见”的。比如,在并不清楚对方身份的时候就冠之以“游客”的帽子,又比如,报导语焉不详且怠於解释。对这样的炒作行为,华社应当、也必须回应,主流媒体一定会慢慢意识到如何予以我们最大限度的“尊重”。但同时我们也不妨“无则加勉”,自省一下这种行为是否有可能在身边发生,然後“有则改之”。毕竟,对一个群体的“偏见”往往因为个别老鼠屎的“先行”,而消除偏见最好的办法却是“清者自清”。
  最後想说的是,和如今几乎所有华人焦点事件一样,即便是在小小的奥克兰华人圈,“圣诞大餐”引发的观点也呈现极端两极化。大家都在各说各话,但其实谁又能说服谁?如果有一天华人能重新找回主流价值观,可以心平气和的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包容和接受不同观点,该是个多麽美好的事情!
  当然,这是个大的多的问题。
  就把它当做我们的新年愿望吧。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