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不能寄奶粉?John Key这是唱的哪一出?

时间:2012-10-09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奶粉限购,恐怕很快就将成为历史

  上个星期,“你知道哪里还能寄奶粉吗?”成为很多本地华人热议的话题。虽说真正靠这行吃饭的人并不多,但很多华人都曾经受人之托,为各种亲朋好友寄过奶粉,尤其是婴儿配方奶粉。说不让寄就不让寄了,很多人感到非常突兀,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9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与海关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联合开展行动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本报已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一个多星期後,业界在经过一番政策研究、解读及努力抗争後,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以往华人非常熟悉的将奶粉“蚂蚁搬家”送到物流公司,然後委托其寄往海外的模式已经基本不可能再延续了。未来有什麽替代方案目前尚不明朗,但不容乐观。

  最後一个口子被封
  EMS也不收奶粉了

  上周五下午,在大部份物流公司都已暂停奶粉业务後,唯一还可以操作的EMS(邮政特快专递)终於宣布,自当日下午五点起,不再接受向海外邮寄奶粉的任何业务。至此,所有口子全部被堵上,奶粉,真的不能再寄了!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麽新西兰政府这次的行动这麽高效、迅速?行动的法律依据是什麽?如果仅仅是打击非法出口,为什麽连民众去邮局寄少量奶粉的个人行为都会被禁止?
  事实上,政府依据的并非是什麽最新颁布的法令或政策,而只是加强了对一部既有法律的执行力度。换句话说,以往对“蚂蚁搬家”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府,这次要动真格的了。如有再犯的代价惊人,最高30万纽币罚款!
  政府在公开声明中称:按照1999年动物产品法(Animal Product Act),一切将奶制品(Diary Product)带离新西兰本土的行为都被视为输出,包括网购及亲友赠送等,而只有在初级产业部注册备案的出口商才有资格输出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乳制品。新西兰的乳制品必须全程有RMP(Risk Management Programme)的标准保障,涵盖生产、仓储、运输各个环节。未能达到RMP标准的企业不得向境外输送新西兰的乳制品,违者面临重罚。
  这样一来,虽然政府没有明说,但事实上几乎达到了禁止自行出口的效果——至少最受广大华人欢迎的Karicare品牌是这样。路,已经被堵的严严实实。
  简单来看一下这里的逻辑关系:
  1.第一道关,要输出或出口奶粉,必须在初级产业部注册备案,拥有出口资质证书;
  2.第二道关,供货~仓储~运输的各个环节必须全程达到RMP标准。目前大部份超市及物流公司都没有RMP证书;
  3.第三道关,即便取得出口资质及RMP证书,还必须在正式渠道得到供货。由於各大超市都不具备RMP,民众自行采购後的奶粉也不可能在储存、运输方面达到RMP标准。“蚂蚁搬家”的方式彻底“玩完”——很快,超市的限购令就会消失了。
  4.在正式渠道得到供货?最受欢迎的Karicare奶粉明确表示了“No”!不排除还有部份批发商可少量供货,但既然Karicare的态度如此明确,这种供货关系是否能维持令人存疑。
  5.至於很多人关心的“个人去邮局寄也不行了吗”的问题,回答非常明确:“不行!”根据新西兰动物产品法,去邮局寄私人包裹也属於输出行为,这就又回到了出口~资质~RMP标准的套路中去。
  一位物流行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於实力较强的企业来说,出口资质,甚至RMP证书都不是绝对不能做到的,最大的问题在於供货:“如果Karicare一口咬死不供货,即便拿到证书都没有用,我们不能从散户那里一箱一箱拿货了。”他表示,不少物流公司正在积极申请RMP,但心里都没什麽底:“据说申请的等候名单上已经有500多家企业了,关键是申请下来後也不知道能出口什麽品牌的奶粉。有些小公司只能放弃,退出这个市场。”
  “那麽那些真有需要向中国的亲友寄奶粉的人该怎麽办呢?”
  “让他们改喝其他牌子吧!”这位业内人士苦笑说。据说,已经有公司策划在取得RMP证书後和其他品牌合作向中国发货,也有公司希望利用澳洲这个“跳板”,“在新西兰下单,在澳洲发货,总之你的亲友收得到就行了。”但这个渠道是否走的通,是否会有後续政策限制还有待观察。

  1.5亿纽币贸易额
  政府为什麽要封杀?

  自从中国大陆爆发“三鹿”等“毒奶粉”事件後,嗷嗷待哺的中国婴儿造就了一个规模惊人的配方奶粉市场,同时也烘托出了一个“K粉神话”(Kaircare配方奶粉)。中国家长们对於“K粉”,尤其是原产国新西兰超市货架上的Kaircare配方奶粉的追捧,都有点不理性了——除此之外,其他品牌、其他渠道来货一概不要。
  正因为如此,虽说一箱一箱搬奶粉看起来“不成气候”,但政府公告中的信息显示,“奶粉代购”给新西兰带来的“非法”贸易额总计高达1.5亿纽币,更不用说间接在物流、仓储等行业创造的数百工作岗位。这也解释了为什麽法律1999年就在那,但政府却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政府就是要养肥了这个行业,以前既然管不着,或者没有准备好去管,那麽乾脆先不管,坐等K粉神话推升新西兰婴儿奶粉的行业形象。”
  那现在呢?为什麽放着好好的巨额出口额不要,要去大力执法封杀这个做的“风生水起”的行业呢?
  初步分析一下,原因或者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官方说法:维护新西兰乳制品的国际声誉。这其实是“万金油”,放之四海而皆准。诚然,新西兰以乳业立国,产品的声誉是生命线,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但以往零敲碎打的“代购”是否就一定会影响新西兰乳制品的声誉呢?事实上,最近几年正是新西兰乳制品在中国大陆“声名鹊起”的时代。
  2.新西兰社会一直对华人在超市抢购奶粉有一定看法,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民意对“蚂蚁搬家”观感不佳,甚至认为影响到本地供应,政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力。但有专栏作家在英文先驱报撰文指出,民意并没有看到1.5亿纽币和背後的工作机会,民意有时候是会盲从的。
  3.的确有规范市场行为的考虑。从长远来说,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是一定要逐步规范起来的,“群雄混战”的局面总有一天要结束。
  4.政府或许有对於整个中国市场的通盘考虑,对如何在中国大陆开拓婴儿奶粉市场有统一规划。
  前述第四点尤其值得分析。如今新西兰的中国战略正逐渐成熟,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人所皆知。坐拥天然良好牧场以及乳制品巨擘Fonterra的新西兰,的确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如何开拓好这个金矿。
  有一种说法指Kaircare才是背後的“推手”:已经推出的中国版“K粉”遭到冷遇,官方正版居然卖不过代购“水货”,统一定价也受很大局限。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Kaircare真是始作俑者,那可以想像Karicare将来给本地物流供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本来新西兰的Karicare产品就是只供本地的。中国市场,他们一定希望用特供中国的产品去满足。简单来说,这口肥水,他们要自己用了。”
  然而,Kaircare虽然“新西兰出品”的声名在外,但其实这是个总部在澳洲的公司,只是在新西兰加工生产而已。Kaircare虽然能给新西兰带来就业机会,但公司利润却无疑会留在澳洲。这次“严打非法出口”,新西兰政府的效率让人印象深刻,难道真的只是为Kaircare这个澳洲品牌做嫁衣裳?是否也有为纯正新西兰品牌,尤其是巨擘Fonterra进军中国婴儿奶粉市场做战略筹谋的意味呢?联想到Fonterra最近在中国大动作连连,这种说法未必空穴来风。
  如果政府和新西兰乳业真能祭出一套组合拳,推动新西兰品牌的婴儿奶粉大举进军中国。那麽,这个潜力无限大的市场给我们的回报,将证明这次
  “严打”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是具有全局观的!
  但如果只是为了“严打”而严打,不及时利用“腾挪”出来的商机,那这无端失去的1.5亿纽币贸易额,以及或许会因此而失业的人们,就“牺牲”的有点太不值当了。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